14家科創板公司一季度業績預喜 強勁研發動能注入“強心劑”
財聯社4月10日訊(記者 崔銘)9家業績預增,5家扭虧爲盈,2025年科創板上市公司一季度業績情況釋放出積極信號。截至4月10日,科創板已有1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另有14家公司自願披露業績預喜消息,以半導體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公司居多。
多家公司業績延續增長態勢
電力檢驗檢測公司西高院(688334.SH)是2025年科創板首家披露一季報的上市公司,爲板塊帶來業績“開門紅”。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07億元,同比增長12.1%;歸母淨利潤6297.4萬元,同比增長12.1%;扣非淨利潤5832.56萬元,同比增長34.6%。
業績增長主要得益於公司傳統電力設備領域新產品研發的持續開展,以及新能源檢測業務量的穩定增長趨勢。此外,公司於2024年9月完成收購河南省高壓電器研究所有限公司55%的股權並納入公司合併報表範圍也對利潤產生了積極貢獻。
業績預喜的公司中,A股市場芯片測試探針第一股和林微納一季度在營收同比增加112%的基礎上,實現扭虧爲盈。低功耗藍牙芯片領域全球市佔率前三的泰凌微在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30億,同比增幅43%,同時淨利潤增幅894%左右並扭虧爲盈。特鋼材料公司廣大特材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1.2億元,淨利潤則同比增加1504.79%。
此外,諾泰生物、聖諾生物等生物醫藥企業也均在多肽行業發展趨勢下實現了多肽原料藥業務銷售收入大幅增長,並實現淨利潤同比翻番。
新“質”高“質”底色鮮明
在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的雙輪驅動下,科創板企業在2025年第一季度仍保持強勁的研發動能和務實的經營策略。
近日,高端醫療設備“鏈主”企業聯影醫療披露2025年取得的境內和主要境外市場醫療器械註冊證情況,包含了血管造影、磁共振成像等領域的7項成果。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公司全球註冊覆蓋超80個國家和地區,產品累計獲批上市數量超過140款,並已在全球超85個國家和地區實現銷售。
在政策大力推動RISC-V產業生態發展的背景下,國芯科技主動披露其在RISC-V架構研發和產業化應用上取得的重要進展,公司基於RISC-V架構多核CPU研發的超高性能雲安全芯片新產品內部測試成功,充分展現研發實力。
此外,電子特氣龍頭企業中船特氣披露了2025年一季度新簽訂單情況,實現產銷兩旺。2025年一季度,公司三氟甲磺酸系列產品新簽訂單金額同比增長142.42%,其中有機硅行業新增客戶數量漲幅最大,漲幅達到30%。
近期,多家科創板公司發佈回購與增持計劃公告,爲資本市場注入“強心劑”。數據顯示,2025年以來,科創板累計新增披露回購計劃33份,擬回購金額上限32.15億元;新增披露增持計劃9份,擬增持金額上限6.96億元。截至4月10日13時,科創板在途回購計劃合計103份,金額上限106.37億元,在途增持計劃合計15份,金額上限18.7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