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三融”優勢服務城市更新

當前,我國城市發展正從大規模增量擴張轉向存量提質與增量優化並重的新階段,城市更新將成爲擴大內需、拉動投資和消費的重要引擎。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建立可持續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規。去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大力實施城市更新。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持續推進城市更新行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作爲城市更新領域的頂層制度設計,明確了推動城市更新的時間表、路線圖和施工圖,必將爲大力實施城市更新按下加速鍵。

《意見》提出,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積極參與城市更新,強化信貸支持。這爲金融機構支持城市更新項目提供了政策保障,劃定了工作重點,指明瞭努力方向。

城市燃氣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是城市更新行動的重要內容,關係城市安全和千家萬戶的民生福祉。在上海,開發銀行助力破解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融資難題,發放5億元中長期貸款,與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形成合力,爲楊浦、虹口、靜安、徐匯、黃浦等12個行政區的道路及小區庭院灰口鑄鐵燃氣管道更新改造提供支持,進一步擰緊了城市燃氣安全閥。

城市更新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切口。在江西,開發銀行自2021年以來積極支持江西省萍鄉市開展老舊小區改造建設,累計授信金額14億元,發放貸款13.2億元,支持道路、管網、綠化、停車、充電、社區服務、智能安防等基礎類、完善類及提升類建設。

保護傳承城市歷史文化是城市更新的重要任務。在江蘇,開發銀行推動採用“中央及地方財政資金+開發銀行配套融資+省財政貼息”模式支持推進歷史文化名城和街區的保護修繕、文化遺產的活化利用和活態傳承,助力千年古城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

老舊廠房作爲工業遺存,記錄了城市發展的印記。在北京,開發銀行積極支持清華南口國家重點實驗室基地、金隅興發科技園、北京衛星廠等老舊廠房改造典型項目,累計授信102億元,發放貸款29.4億元。老舊廠房的改造與重生,對實現產業升級、新增就業和城市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

高質量做好城市更新金融服務工作。下一步,開發銀行將立足職能定位,聚焦主責主業。有的放矢,聚焦重點任務實現資金精準投放。在入口端,堅持從城市“體檢”找問題,從城市更新專項規劃找任務,主動配合地方構建項目庫,“先急後緩”“先易後難”制定分階段實施計劃。

依法合規,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推動融資模式創新。在策劃端,堅持系統觀念,探索以更新爲導向的綜合開發模式,通過規劃統籌、整體謀劃、統一運營,將基礎設施、人居環境、產業導入等內容有機結合,以經營性收益反哺公益性建設,解決項目自身收益不足問題,最終實現項目資金整體平衡。

凝聚合力,統籌多渠道資金,健全多元化投融資方式。在機制端,開發銀行將發揮“融資”“融智”“融制”優勢,助力地方做好項目“資金拼盤”方案,與超長期特別國債、中央預算內投資、中央補助資金、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形成有效合力,助力地方構建可持續的城市更新模式,爲推進以人爲本的新型城鎮化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胡廣華 作者系國家開發銀行住宅與城市建設業務部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