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廣時評】山東清明文旅市場“春”意盎然
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7日訊(山東經濟廣播記者 董建華)今年清明假期,賞花踏青、文化體驗、戶外運動等消費火熱,多元文化體驗激發了消費新需求,山東“春日經濟”不斷升溫。
“節氣+文旅”的多元創新產品,爲傳統節日旅遊市場注入新活力、新動能。假期期間,山東共接待國內遊客2387萬人次,旅遊收入達199.6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爲9.9%和10.2%,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200家重點景區、16家5A級景區人氣爆棚,接待量顯著增長,營收也大幅提升;公共文化場館同樣熱鬧非凡,服務人次大幅增加。
優惠措施激發市民出遊熱情。各地景區推出優惠票、折扣票、家庭套票、《市民持休閒護照》特惠等多樣優惠。青島琅琊臺與大珠山景區聯動,遊客憑大珠山杜鵑花會門票能低價遊琅琊臺;煙臺張裕柳林河谷免大門票,帶動景區內消費大幅增長;蓬萊閣、威海華夏城等景區推出特色套票,降低遊客出行成本。
踏春賞花自駕遊帶火鄉村主題。清明假期出行以短途爲主,鄉村遊成爲清明假期有力補充。煙臺開通賞花專線,讓遊客輕鬆賞櫻花、杏花;濰坊齊魯天路沿線的鄉村民俗遊受遊客喜愛;臨沂天蒙景區推出直升機觀光、山歌大賽等活動;威海打造春遊主題線路,融合多種業態,滿足不同遊客需求。
紅色遊、夜間遊倍受青睞。清明假期,不少遊客選擇前往紅色景點,緬懷先烈、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傳承紅色基因。臨沂創新紅色教育模式,《跟着團長打縣城》等節目持續上演,青少年參與度高;煙臺芝罘區舉辦夾河大集山會,融合非遺與現代娛樂;日照推出“姜子牙主題”沉浸式演藝,爲遊客提供全新夜遊體驗。
文旅融合推陳出新帶動體驗消費。沉浸式體驗互動文旅項目吸引更多的年輕人消費羣體,濰坊金寶樂園的“尖叫動物城”互動巡遊充滿活力;棗莊臺兒莊古城舉辦“清明古韻”系列活動,遊客可參與漢服遊園等;淄博周村古商城的“清明雅集”,讓遊客體驗踏青尋古、品茗鬥詩。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有力供給豐富。節日期間,全省各級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博物館正常開放,並精心策劃推出了精彩紛呈的展覽和體驗活動。淄博市圖書館開展國學共讀等活動;威海舉辦零元觀影、民俗展等;煙臺萊山區圖書館推出“AR古籍修復”體驗,讓青少年在趣味中學習傳統文化。
山東清明文旅市場“春”意盎然,得益於產品創新與營銷推廣的良性互動。當前,山東文旅產業正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從傳統觀光向體驗式、沉浸式旅遊轉型。這種以創新爲驅動的發展模式,不僅爲傳統節日注入了新活力,也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益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