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熠熠生輝

□顧蘇

2025年3月5日是第62個全國學雷鋒紀念日。

雷鋒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爲人民服務之中,幾十年來,雷鋒精神歷經歲月洗磨光彩奪目,做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深深植根於每一位中國人的心中。人民,永遠銘記雷鋒;時代,永遠需要雷鋒。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那份令人類成其爲人類的高尚情懷,始終不曾睡去。

在不同歷史時期,那些與雷鋒具有同樣精神內核的人們,依然把社會的價值呼喚、時代的道德理想,以全新的形式賦予“雷鋒”,成爲與時俱進的精神標杆。“當代愚公”黃大發經過36年不懈努力,帶領村民們在絕壁上開鑿出一條“生命渠”;北師大碩士黃文秀回到家鄉貧困村擔任第一書記,30歲的年輕生命永遠定格在扶貧路上……我們的時代行動者,將雷鋒註解的“平凡與偉大”演繹出嶄新的內涵,把雷鋒描繪的“有限與無限”光大出生命的力量。

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的力量也是無窮的。湖南長沙一民房發生火情,消防前往救援,因起火位置較偏僻,路況複雜,當地幾名少年主動帶路,騎着自行車一路飛奔,幫助消防員快速到達失火地點;蘇州相城元和街道安元佳苑社區居民在買菜途中聽到呼救聲,發現一名年輕女子落入安元橋畔的河中,他毫不猶豫跳入冰冷的河水中,在衆人協助下成功將女子救上了岸……今時今日,人們仍然可以看到雷鋒的背影,觸摸到他的肩膀,他在前面領跑,我們追隨着他前行。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弘揚雷鋒精神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號召把雷鋒精神代代傳承下去。今天,除了學習雷鋒的無私奉獻、助人爲樂,我們還向他學習什麼?

像他那樣“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幹一行,不僅意味着承擔一份責任,更彰顯出對職業的熱愛與尊重;專一行,則是對熱愛與尊重的進一步昇華,體現了一種鍥而不捨、精益求精的精神。如果是在工廠車間就要弘揚工匠精神,精心打磨每一個零部件;如果在田間地頭就要精心耕作,努力贏得豐收。

像他那樣做永不生鏽的螺絲釘,“擰在哪兒,就在哪兒閃閃發光”。掏糞工人時傳祥、公交車售票員李素麗、水電工人徐虎、郵遞員王順友……無數個平凡崗位上幹出來的勞動模範,傳遞着鮮明的價值導向。芸芸衆生中我們僅僅是一滴水、一米陽光、一粒種子、一顆螺絲釘,即便這樣,也可以像雷鋒那樣,在平凡中見證出偉大。

60多年來,雷鋒精神滋養着一代代中華兒女的心靈,在時代發展中被人們不斷詮釋和豐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是等不來、要不來、求不來的。新徵程上弘揚雷鋒精神,就應像雷鋒那樣無論在什麼地方和什麼崗位,都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在黨爲黨、勤奮工作、竭盡所能,在本職崗位發光發熱,將自己的貢獻做到最大,不負人民、不負時代。

雷鋒,這個名字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無數人的心靈。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熠熠生輝,我們把個人追求融入爲黨和人民事業奮鬥中,一起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