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中國兩會爲世界注入發展信心

來源:環球時報

過去一週多的時間裡,全國兩會受到國內外各大媒體和輿論的高度關注,包括“新質生產力”“高質量發展”“深化改革”“高水平對外開放”“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等在內的一系列關鍵詞受到海內外熱議。作爲中國政治生活一年一度的重要時刻,全國兩會,在奮楫篤行謀發展的同時,也日益展現出超出中國國內的影響力,爲世界經濟復甦和開放發展提供穩定器和信心源。

今年的全國兩會,是在國內外發展環境複雜多變的背景下召開的。2024年既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也是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轉向的關鍵年份,但推動經濟進一步回升向好面臨不少困難挑戰。國際上,“全球大選年”帶來的政治環境變動,地區及局部衝突延宕不止,以及逆全球化和“小院高牆”“脫鉤斷鏈”風浪不息,對全球經濟的復甦和開放發展形成的挑戰不容小覷。這個時候,作爲世界經濟主要引擎之一的中國往哪個方向發展以及怎樣發展就顯得格外重要。尤其是對我們國內而言,一個匯聚各方共識的清晰、系統、細緻的整體規劃至關重要。

從這個意義上講,今年的兩會在關鍵之年的關鍵時刻,很好地完成了這個任務。輿論普遍注意到的一點是,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在今年全國兩會中得到了生動體現。面對全球經濟與安全形勢的不確定性,兩會釋放出的信號是穩定的、連續的。從政府工作報告到多個部委負責人的工作重點和政策闡釋,不僅展現出了足夠的戰略定力和戰略清醒,還兼具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前瞻性。無論是對高質量發展的整體佈局,還是對新質生產力這一關鍵發力點,經過今年兩會的集中討論和闡發,都更明確和有方向感了。社會各界奮力向前發展的心氣兒和預期得到了很大提升,這在當前毫無疑問是彌足珍貴的。

今年兩會在議題方面涵蓋了現代化產業體系、人工智能、新型能源體系等影響經濟未來發展方向的新趨勢,並且一如既往地表現出了對就業、教育、醫療等民生重大問題的高度關注。兩會對這些話題的聚焦以及代表委員們的建言獻策,進一步提高了全社會對新發展階段特點和規律的認識,最大程度地形成中國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積極局面。

對於那些通過兩會窗口觀察中國與世界關係的人士來說,今年中國兩會最能讓他們感同身受的一點,恐怕就是中國堅定不移發展開放型經濟的態度,以及在與世界的共同發展中發展自己的堅定信心。中國將對瑞士等6國試行免籤、全面取消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措施、落實好外資企業國民待遇……全國兩會上釋放出的這些信號,都是中國對外開放決心的彰顯。開放的步伐更大,和世界聯繫更廣,已經成爲中國社會的廣泛共識。

王毅回答記者提問,稱中國將對瑞士等6國試行免籤

今年的全國兩會即將圓滿落下帷幕,透過兩會窗口能觀察的東西很多,對於當前的世界而言,最重要的還是從兩會讀懂真實的中國。如果不是戴着有色眼鏡和心存偏見,那麼一個穩健前行的中國,一個凝心聚力的中國,一個奮發向上的中國,一個決心在與世界交融中發展自己的中國,清晰可見,步履堅定。

延伸閱讀:

媒體:王毅不點名迴應布林肯 對中美關係說了重話

王毅在記者會上回答記者提問

直新聞:今天(3月7日)全國人大會議舉行外交主題記者會,王毅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您對這場記者會有何特別觀察?

特約評論員 管姚:這可以說是進入“兩會時間”以來,全球媒體輿論關注度最高的一場主題記者會。當王毅開口談大國外交,全世界都會用心聆聽。美國CNBC電視臺特別指出,今天記者會特殊之處還在於,王毅在擔任外交部長之外,同時還是中央政治局委員與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因此,王毅本次是作爲“中國最高階外交官”來面對中外記者,CNBC的原文表述是“the country’s most senior diplomat”。

王毅前後歷時約90分鐘的精彩問答,迴應了外界對大國外交的高度關注與期待。我認爲,這場記者會很解渴,很有料。今天王毅回答了21個問題,幾大洲都有涉及,見證全方位大國外交的深度與廣度。同時,12個提問機會給了境外媒體,充分展現大國外交的開放與自信。

在我看來,王毅的問答,基本可分這幾大類:首先,闡釋中國外交核心理念與政策目標,強調中國外交核心利益關切與重要議程;其次,就大國關係作全面闡釋;最後,迴應一系列熱點、難點與焦點問題。王毅強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外交思想核心理念,是對建設一個什麼樣的世界、怎樣建設這個世界給出的中國方案,這是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標。中國,將堅定做這個世界的和平力量、穩定力量、進步力量。

因此,我對記者會的一個表述尤其印象深刻。王毅今天談到上月參加慕安會,對歐洲方面擔心所謂“多輸”結局的觀察,而在闡釋中方推進“平等的多極化”主張時,王毅告誡,不能再允許以所謂實力地位把國家分成三六九等,不能再允許誰的拳頭大誰說了算,更不能允許有的國家必須在餐桌上,有的國家只能在菜單裡。所謂“不上餐桌就上菜單”的奇葩論調,背後就是赤裸裸的弱肉強食的叢林邏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上月也出席慕安會,他就是公然拿這套話威脅歐洲。所以王毅是在不點名迴應布林肯,中美外長的這種隔空交鋒,正是中美兩種世界觀與外交觀的碰撞與交鋒。

王毅在記者會上發言

直新聞:今天王毅關於中美關係的回答,也是外媒關注的一個焦點,您對此有何分析?

特約評論員 管姚:今天就中美關係現狀與趨勢提問的,是彭博社記者,這家美國財經媒體昨天就曾在網站顯要位置刊發分析,討論中國今年5%左右的增長目標乃至今年全國兩會,對美中關係的影響與意涵。彭博社稱,時逢美國大選年,中美關係可能承壓趨緊,這一問題尤其緊迫。我昨天就曾在節目中評論,對此追問最有發言權的,當然是中國外長本人。

必須要指出,王毅今天措辭嚴厲,話講得很重,這番重話也代表了中國外交決策層,對中美關係真實現狀的客觀評估。應該說,中方相當不滿意。王毅今天並不諱言,舊金山會晤以來,中美關係改善確實取得了一些進展,但他接下來話鋒一轉,而他“不得不指出”的內容,也正是中方把脈分析全世界最重要雙邊關係當下問題與挑戰所在:美方延續對華錯誤認知,沒有真正兌現對華承諾,說一套做一套,對華打壓手段花樣翻新,制裁清單不斷延長,欲加之罪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王毅一口氣向美方拋出四個犀利追問:大國信譽何在?大國自信何在?國際公理何在?公平競爭何在?如果說,美方刻意把所謂叢林邏輯、霸權作派、乃至以“小院高牆”執意壟斷價值鏈高端的貿易與技術霸凌,持續強加中方,必然會遭到中方的堅決反制與有力回擊。

我注意到,對王毅這番重話,美西方主流媒體是充分捕捉get到信息要點的。今天路透社發自北京的電稿說,中國外長指出,美國對華認知錯誤。美國CNBC電視臺稱,中方指責美方應爲雙邊關係緊張擔責。就我個人視線所及,今天CNN的報道標題,對王毅“匪夷所思”說的轉述轉譯,最精準最傳神:China slams ‘unfathomable absurdities’ of US trade controls as it ramps up high-tech drive ,意思是,在大力發展高科技之際,中方批評美國的貿易控制“蠢到匪夷所思”。

但也無需迴避這一點,不少美西方媒體都報道王毅談中美關係的這番重話,也都報道了美國週三發生的兩個涉華事態:第一,東部地間6日晚10時,美參院國土安全委員會通過所謂《生物安全法案》,該案將進入參院審議投票環節;第二,美國能源部長詹妮弗·格蘭霍姆(Jennifer Granholm)同日公開指責稱,中國廉價新能源車很可能衝擊美國市場,削弱美國正在致力建設的“製造業根基”。美方這兩個動作與表態,實際上也正是王毅猛烈批評的所謂“對華打壓手段”的再翻新,這恐怕也預示着,在美國大選年,中美關係承壓與緊張現狀,或許難有實質性改觀。

中阿衛視記者提問被王毅認出

直新聞:今天最後一個向王毅提問的中阿衛視記者火了,王毅一眼認出了他,還笑問他是不是那個跳“科目三”的小夥,您對此怎麼看?

特約評論員 管姚:應該說,今天外長記者會傳播了又一個堪稱經典的中國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中國外長與這位服務於中阿衛視的“00後”外國記者方浩明。特別耐人尋味的是,方浩明最後是就講好中國故事來提問,而王毅在迴應時特別提及,自己發現這些年有越來越多的洋網紅,因爲分享在中國的所見所聞,受到各國網友的喜愛。現在看來,中國外長也掌握了一套造就“洋網紅”的流量密碼,因爲他和方浩明的這番互動加持,這位“00後”洋記者,成了真正意義的“洋網紅”,不僅是他在外國駐華記者新年招待會的那段“科目三”跳舞視頻再度熱傳,他的職業經歷與在華生活學習的故事,也被各種媒體再度挖掘並傳播。

方浩明說,被中國外長認出來,他值了。而在我看來,發生在這個小夥身上的故事,有各種獨特標籤,似乎也只能在當下中國纔會發生:方浩明生於伊拉克,在中國待了13年,服務於一家在迪拜註冊的媒體機構中阿衛視。

所以,這就是在真正全球化語境下,正在中國發生的又一個精彩故事,它所見證的,也正是今天王毅在回答時所着力強調的:中國故事,也是中國和世界相互成就的故事。王毅今天很動情地表示,人民是中國故事的主角,中國始終將自身發展同各國的共同發展聯繫起來,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既發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這是中國故事中最宏大的敘事。這一最宏大敘事,當然是由一個個精彩、生動、有啓示的個體故事,所講述所見證所成就的。我也期待,成爲新晉網紅的方浩明,未來無論在北京、迪拜、巴格達,抑或任何其他地方,都能善用中國外長記者會上的這一段神奇經歷與賦能,像王毅所勉勵期待的那樣:繼續來講述活力滿滿、熱氣騰騰的中國故事,講述中國同各國攜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精彩故事。在此過程中,方浩明也一定會自我實現,自我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