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品質釋放服務消費活力
服務消費一舉託兩頭,一頭連着民生福祉,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一頭連着經濟發展,釋放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當前,隨着一系列利好政策出臺,增量政策與存量政策協同發力,我國服務消費需求充分激發,供給逐步優化,模式不斷創新,羣衆滿意度顯著提升,已經成爲拉動消費增長的強勁引擎。
近年來,我國服務消費呈現新特徵新趨勢,餐飲住宿、家政服務、養老托育等基礎型服務消費需求旺盛,文化旅遊、休閒娛樂、教育培訓等改善型服務消費持續增長。目前我國銀髮經濟規模在7萬億元左右,預計2035年將達到30萬億元左右;家政服務業市場規模已超萬億元,服務需求仍在持續釋放;2013年至2023年,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佔比從39.7%提升到45.2%,提高5.5個百分點。隨着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新技術在服務消費領域加快應用,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帶來服務消費新需求,推動服務消費模式、場景不斷創新,郵輪遊艇、低空飛行、電子競技等新業態不斷髮展,有效擴充了服務消費內容、增大服務消費空間。
接下來,進一步增強服務消費質量,需要從多角度施策。
激發多層次服務消費需求。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激發羣衆消費的內生動力,提升消費意願,培育消費新增長點。基礎型消費重在挖掘潛力,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加強政策引導和服務監督,降低消費門檻,不斷增進民生福祉。改善型消費重在激發活力,提高人們生活品質。強化精準對接和科技賦能,創新服務內容、服務場景和服務模式,更好爲社會公衆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消費服務。順應不同代際消費人羣的特徵、行爲和心理需求,積極開發和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服務消費,滿足不同年齡、圈層人羣消費需求。如養老服務領域,利用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方式推動智慧養老產品的開發,提供多種形式的新型養老服務,滿足老年人日益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需求。
創新多樣化服務消費場景。圍繞服務消費擴容提質,聚焦貼近羣衆生活、需求潛力大、帶動作用強的服務消費重點領域,不斷豐富消費場景。加快服務消費的線上線下融合,利用數字技術更新傳統生活服務的交付模式、體驗模式、運營模式,以智能技術推動服務消費結構優化升級。通過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技術,打造沉浸式體驗消費場景,增強服務消費的趣味性和互動性。推動商業綜合體與文化、體育、教育、娛樂、健康等融合發展,打造多業態、複合化服務消費場景,增強國風消費及“演出經濟”“文博經濟”“賽事經濟”等多種業態的協同聯動。推動“冰雪+美食”“冰雪+非遺”“冰雪+康養”“冰雪+民俗”等深度融合,形成冰雪經濟新場景,讓“冷資源”釋放“熱消費”。
提升服務消費品質。實施服務消費提質惠民行動,深化服務消費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服務消費領域制度型開放,以供給創造需求,以開放優化供給,推動服務消費品質提升。促進商貿、健康、養老、托育、文化、旅遊、體育、家政、餐飲等服務消費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培育專業度高、覆蓋面廣、影響力大、放心安全的服務精品,做強做精服務品牌。加強服務企業的品牌意識,支持領軍企業打響服務品牌,組織培育一批國際知名的“中國服務”品牌和特色區域服務品牌。
優化服務消費環境。落實好帶薪年休假制度,釋放節假日消費需求。制定修訂一批服務消費重點領域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完善文化旅遊、餐飲住宿、養老托育、數字消費等領域標準,強化健康、養老、家政、知識產權等領域標準實施應用,推動服務企業公佈實施服務質量承諾和執行標準。建立服務質量監測評價和結果通報制度,進一步推進母嬰護理、養老、健康、旅遊等領域認證力度,促進各行業築牢服務質量生命線。強化消費者權益保障,引導企業誠信合規經營,改善服務消費體驗,使消費者敢於消費、樂於消費、放心消費,助力提振消費信心。
(作者邢 偉 系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研究所研究員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