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美價廉 陸科技股涌錢潮

高科技產業對大陸GDP貢獻度持續上升

儘管大陸是美國前總統川普對等關稅政策的主戰場之一,但近期市場卻出現法人看好並逆勢加碼陸股,尤其看好大陸科技股的潛力。

隨着川普發動新一輪大規模關稅制裁,引發全球市場波動,臺股加權指數22日更一度跌破19,000點大關。不過,法人認爲市場恐慌情緒已釋放,部分資產正浮現抄底契機。法國巴黎銀行與星展銀行近期報告均指出,大陸科技股估值偏低、具成長動能,投資吸引力浮現。

DeepSeek推動產業關注 AI專利與EPS成長勝美股。法巴銀行強調,生成式AI平臺「DeepSeek」今年震撼市場,象徵大陸科技實力,法巴銀行指出,大陸在全球生成式AI專利的佔比居冠且年成長率達50%。相較之下,大陸科技股的每股盈餘(EPS)成長速度已超越美股,但估值卻仍在低檔。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則聚焦中國半導體供應鏈的整體升級。該投信預估,2025年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將達1,210億美元,而大陸月產能預期增至1,010萬片,五年複合成長率達38.6%。同時,封裝與材料市場也將持續擴大,在地化趨勢明確,帶動本土零組件業者營收與獲利自2020年以來大幅提升。

A股具政策優勢,吸引全球資金重回!兆豐中國A股基金投資團隊指出,陸股今年相對強勢,且財政與貨幣政策仍具操作空間,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波動相對溫和。展望2025年,大陸經濟預期將維持「上有頂、下有底」的區間穩定格局,儘管長期仍面對結構性挑戰,但大陸優質中大型企業估值偏低,對全球資產配置來說極具吸引力。

該團隊進一步指出,全球資金對大陸資產的配置比重仍遠低於平均,市場對陸股態度正從「不可投資」逐步轉向「值得關注」,長期有望吸引穩健型與長線資金流入。

大陸科技產業方面,富蘭克林華美投信認爲,在大陸政府持續推動科技自主政策背景下,投資人可關注具備核心技術優勢的半導體設備與材料供應商,尤其是那些受益於產業升級的本土零組件企業,將是未來陸股佈局的重要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