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號明確!二線城市新房價格環比轉正, 樓市“暖冬”延續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張敏 深圳報道去年9月末以來,監管部門陸續推出一系列穩樓市政策,從而推動房地產市場出現年末“翹尾”行情。今年1月,雖有春節假期因素影響,但這些政策繼續生效。多家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1月重點城市的樓市成交規模高於去年的春節月(2024年2月),樓市表現出“暖冬”行情。
作爲重要市場指標的房價,也受到市場表現的支撐。國家統計局2月19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中,有24個城市的新房價格環比上漲,繼續刷新階段性新高。7個城市的二手房價格環比上漲,雖低於去年12月,但仍保持相對穩定的數量。
其中,一線城市的新房和二手房價格環比均上漲0.1%,繼續保持上漲,二三線城市房價環比總體略降。但值得注意的是,二線城市新房價格環比自2023年6月以來首次轉正,釋放出較爲積極的信號。
業內分析人士普遍認爲,政策託底效應逐步顯現,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的趨勢不斷強化,市場信心處於穩步修復階段。
從時間週期來看,樓市政策的高點逐漸過去,加之假期因素影響,市場正出現季節性調整。雖然購房者入市的積極性仍然存在,但要使市場進入止跌回穩的通道,政策層面的持續刺激仍十分重要。
一線城市二手房價連續四個月上漲
短期來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表現的“拐點”出現在去年第四季度。
2024年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指出要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隨後,各級監管部門推出包括取消各項限制性措施在內的一系列穩樓市政策,調控也進入以促進市場止跌回穩爲導向的新週期。
此前,由於“以價換量”現象較爲普遍,二手房價格一度持續下跌,去年8月和9月,70個大中城市二手房價格出現連續兩個月環比下跌的罕見情形。
隨着“銀十”熱度超過“金九”,房價一改此前的頹勢,出現明顯回溫。到10月,已有8個城市的二手房價格出現環比上漲,3個城市持平。11月和12月,二手房價格上漲的城市數量分別達到10個、9個。
今年1月,有7個城市的二手房價格環比上漲,3個城市持平。與去年四季度相比,上漲和持平的城市數量保持相對穩定。
新房方面,去年二季度和三季度,新房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數量僅在個位數水平,且至多不超過6個。10月,房企緊抓政策熱點,在促銷中推出價格優惠措施,當月有7個城市的新房價格環比上漲。11月和12月,市場出現止跌局面,新房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分別達到17個和23個,不斷刷新階段性新高。
今年1月,有24個城市的新房價格上漲,繼續攀高。
從不同能級城市的表現看,一線城市最具韌性。今年1月,一線城市新房價格環比上漲0.1%,漲幅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自去年11月止跌後,已保持連續兩個月上漲。二手房價格環比上漲0.1%,雖然漲幅回落0.2個百分點,但已連續四個月保持上漲。
相比之下,二三線城市房價環比總體略降。今年1月,二線城市新房價格環比由上月持平轉爲上漲0.1%,爲2023年6月以來首次上漲;二手房價格環比下降0.3%,降幅與上月相同。三線城市新房和二手房價格環比分別下降0.2%和0.4%,降幅均與上月相同。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一二線熱點城市穩步邁入“止跌回穩”隊伍。一線城市的一二手房價格持續環比上漲,尤其是上海、深圳的上漲伴隨着二手房成交量保持高位,市場已完成築底過程,處於回升階段。
他還指出,二線城市新房價格環比自2023年6月以來首次轉正,這一變化值得關注,尤其是南京、杭州、成都、武漢的回升動力更強,也是本輪復甦的帶頭城市。
暖冬行情與政策預期
1月房價維持穩定表現,得益於市場在春節月份仍然保持了“暖冬”行情。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的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月,全國50個重點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爲1000萬平方米,環比減少47%,同比減少11%。受1月份春節假期效應影響,環比同比指標出現下滑。若與去年春節月份(2024年2月)對比,其交易面積增長了56%。
中銀證券通過對40個城市新房交易量和18個城市二手房交易量的統計,也得出了同樣的結論。該機構還表示,和去年的春節月相比,一線城市的新房成交面積增長124.9%,二手房成交面積增長121.4%,漲幅最大。二線城市也錄得較大幅度增長,三四線城市的增幅則相對不高。
但值得注意的是,本輪市場止跌的局面能否持續,仍是市場關心的問題。
一方面,與去年末相比,樓市政策效應的高點已經過去,雖然各級監管部門仍在陸續釋放利好措施,但其力度和影響力均已弱於去年四季度。另一方面,經過前期的充分釋放後,後續市場需求的延續性,仍然存在不確定性。
多家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2月以來(春節假期後),代表城市的一二手房日均交易規模低於春節前的水平。
廣東省城鄉規劃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支持剛需的存量政策前期已經釋放殆盡,政策相對減少,城中村改造及貨幣化安置、收儲存量土地和房屋的增量政策還待落地,這也是近期房價止跌反彈節奏放緩的主要原因。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也指出,就一線城市而言,隨着價格的上漲,購房者開始出現了分化,部分購房者再次開始觀望,導致1月份一線城市的房價漲幅開始放緩。
張大偉認爲,市場依然需要更多利好政策,從而穩定預期。他表示,當前市場預期仍然不夠穩定,一是居民收入增長預期偏弱,並使得購房者更加謹慎,容易推遲購房決策。二是儘管部分城市房價已經出現企穩跡象,但整體來看,房價下跌的預期依然存在,尤其是在三四線城市。這進一步抑制了購房需求,導致市場活躍度不足。
李宇嘉也表示,在存量政策釋放殆盡的情況下,期待增量政策儘快落地,如推動存量盤活、去庫存、城中村改造等措施,能給交易帶來源頭活水,這也是2025年房價止跌回穩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