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得史上最強財報之後,雷軍的下一個目標是什麼?

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最近可謂“雙喜臨門”。在公司股價飆漲、市值破萬億之後,又收穫了史上最強年報。

小米集團於2025年3月18日傍晚發佈了2024全年及Q4財報。財報顯示,2024年小米集團總收入爲人民幣3659億元,同比增長35%;經調整淨利潤同比增長41.3%達人民幣272億元。第四季度,小米單季營收首次破千億,達人民幣1090億元,同比增長48.8%,是小米自2021年第二季度以來同比增長最快的一季,刷新單季業績歷史記錄。

整體業績的提升,離不開一個個細分板塊的助力。回顧過去一年,小米手機、汽車、IoT板塊均實現不小增長。

具體來看,2024年智能手機業務營收同比增長21.8%達1918億元,全球出貨量1.69 億臺。儘管小米去年在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出貨量排名不算出彩,但在全球市場小米手機出貨量已連續18個季度穩居前三,並逐步縮小與三星、蘋果之間的差距。

另一邊,小米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分部在去年的營收爲328億元,Xiaomi SU7上市9個月,首年交付量實現13.68萬輛。

在汽車領域,可謂有喜也有憂。喜的是,Xiaomi SU7超過了此前制定的10萬臺目標,且新發布的小米SU7 Ultra提前完成了全年1萬臺的銷量目標。“憂”的是,該業務經調整淨虧損達到人民幣62億元,仍未扭虧爲盈。經簡單測算,小米汽車去年每賣出一臺車約虧損4.53萬元。

小米傳統的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業務營收也同比增長30.0%達1041億元,其中的智能大家電業務延續了前述的增長態勢。逐一來看,空調產品出貨量超680萬臺,同比增速超過50%;冰箱產品出貨量超270萬臺,同比增速超過30%;洗衣機產品出貨量超190萬臺,同比增速超過45%。

小米集團智能家電工廠的建設也在進行中。如果說智能手機是基礎,汽車業務是創新,對於雷軍而言,下一步或許是通過IoT與生活消費產品,進一步掘進“人車家全生態”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