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內卷式競爭關鍵要遏制價格戰

鍾海書

市場經濟條件下,競爭本是常態。良性競爭有利於企業創新進取,實現要素優化配置,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然而一段時間以來,從鋼鐵、水泥、輕工產品等傳統產業,到光伏、動力電池等新興行業,再到電商平臺上的降價促銷、新入局平臺企業的大額補貼,衆多行業、企業爲爭奪有限市場,陷入競相降價的惡性循環之中。“內卷式”競爭影響面之廣、破壞力之強、危害性之深,已經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內卷式”競爭是指在同一領域內過度競爭、惡性競爭,導致資源消耗大但效益提升有限,甚至投入與消耗嚴重高於產出與積累。“內卷式”競爭扭曲市場機制,破壞市場秩序,導致經營主體成本增加,行業整體效益下滑,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目標背道而馳。

2024年7月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強化行業自律,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2024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規範地方政府和企業行爲。今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加快建立健全基礎制度規則,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打通市場準入退出、要素配置等方面制約經濟循環的卡點堵點,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依法依規整治“內卷式”競爭,已成爲一項重要而迫切的工作,並且規制的對象愈發清晰,治理思路更加明確,舉措更加精準且具針對性。

從成因分析,“內卷式”競爭主要有兩種情況:其一,一些地方盲目追風口、鋪攤子、上項目,靠着不合理的補貼,讓原本能力不足的企業進入了市場,同時原本經營不善的企業未能出清,扭曲了資源配置與價格信號,加劇了同質化競爭、產能過剩和資源浪費,干擾了市場順暢運行。整治這種“內卷式”競爭,地方政府及職能部門要依法行政,注重完善市場規則,規範競爭秩序,尊重和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允許市場有效出清,進而逐漸達到新的市場平衡。

近段時間,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表示積極化解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新三樣”行業供大於求的階段性矛盾。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強調開展良性競爭,不要進行低於成本的銷售與投標。新能源汽車企業也紛紛發聲,呼籲比智能化、安全性,不比低成本、低價格,通過強內功、提質量來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

其二,從市場角度看,“內卷式”競爭表現爲一些商家以次充好、跟風抄襲,以低價、低質、低水平模式搶佔市場份額,對質優者、創新者產生“擠出效應”。整治這種“內卷式”競爭,要從強化行業自律做起,更大程度發揮行業協會作用。既要補上新興業態行業組織空位,也要完善傳統產業行業協會職能,還需形成清晰規範的行業標準,特別要發揮頭部平臺、“鏈主”企業對行業的引領作用,以在最大範圍內形成行業共識,構築“共生共贏”產業鏈。

這方面的“內卷”,在一些餐飲企業和外賣平臺表現得比較突出。平臺數據顯示,餐飲註冊商戶數量持續增多,行業整體供大於求,降價成爲不少商家的現實選擇。同時,不時有平臺企業入局外賣市場,並試圖通過巨量投入補貼用戶或外賣員以快速搶佔市場。無論是餐飲企業採取降價策略,還是新入局的外賣平臺搞燒錢補貼,都存在着將行業和市場拖入“內卷式”競爭的風險。這方面已有深刻的教訓,餐飲、外賣行業企業及有關各方不可不察。